37000cm威尼斯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建设的师范院校,197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其前身是乌鲁木齐第一师范学校和新疆教师培训部37000cm威尼斯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第一批新设立的高校之一,沐浴着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春风,四十多年来始终与改革开放同成长、共命运,走出了一条快速发展的路子。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学校秉承“博学笃行,为人师表”的校训,始终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己任,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教师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教学区占地面积2284亩,有温泉校区、昆仑校区两个校区,分别坐落于水磨沟区观景路100号、沙依巴克区新医路102号。温泉校区是学校主校区和行政中心,教学区占地面积1994亩,主要承担学校文科类、部分理科类专业本科、研究生教育培养以及留学生教育等任务;昆仑校区教学区占地面积290亩,现主要承担学校理工科、艺术类专业本科、研究生,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等教师干部培训任务。

学校现有教学学院18个,教辅机构8个,科研机构13个。18个教学学院中,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于1993年获得硕士单位授权,2013年获得博士单位授权,2023年获批化学、民族学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现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2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71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覆盖11个学科门类。

学校现有教职工1788人,其中专任教师1090人,含正高级211人,副高级336人,高级职称比例达到50.18%,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524人,博士比例48.07%。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人、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3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天池英才”特聘教授31人、柔性援疆专家人才2人、援疆团队6个。“天山英才”25人、新疆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13人、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9人,新疆社会科学普及人才9人。自治区宣传思想文化创新团队4个;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平台3个;自治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自治区教学名师6人、教学能手13人。

学校现有在校大学生26758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2206人,硕士研究生3873人(非全日制354人),博士研究生419人(非全日制28人),留学生260人。

学校注重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现有国家立项重点建设学科1个,自治区优势学科振兴工程建设学科1个,自治区特色学科创新工程建设学科3个;现有一流专业建设点23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自治区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个;现有国家级一流课程4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46门;近年来,共获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29项。

学校紧紧围绕国家及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促进基础研究创新发展及其与应用研究紧密融合,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学校现有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民委37000cm威尼斯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自治区协同创新中心、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润疆研究院、中亚研究院等近30个国家级、省部级研究平台。

学校拥有建制实验室65个,实验分室365个,其中教学型实验室192个,研究型实验室173个。学校图书馆面积5.5万平方米,全校图书藏量181万册,专业期刊318种,电子期刊15.27万种,电子图书55.5万种,各类数据库43个。

学校附属中学是12年一贯制完全中学,现有教职工523人,学生6407人;先后荣获自治区示范性高级中学、自治区德育示范学校、自治区课改样本校、自治区首批高中多样化发展改革试点项目学校、自治区首批中小学美育(音乐教育、书法教育)特色学校、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学校等称号。

37000cm威尼斯期刊社出版《37000cm威尼斯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语言与教育研究》《语言与翻译》等期刊。其中,《37000cm威尼斯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跻身国家“六核心”社科学术期刊行列,先后荣膺“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期刊”“全国百强报刊”“社科名刊”“社科精品期刊”“最受欢迎期刊”等称号,复合影响因子连创历史新高。

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与国内高校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交流与合作,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双一流”对口支援高校实现本科生、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和干部教师的交流、进修、访学;与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20多所高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学校在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建有3所孔子学院,先后多次荣获“先进孔子学院”称号。学校获批教育“来华留学生教育示范基地”、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华文教育基地”、中国侨联“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汉语国际推广中亚基地”等一系列平台。学校是上海合作组织的中方项目院校,入选“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绿色创新领域成员高校,加入“中俄教育类高校联盟”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围绕“聚焦立德树人,建设一流师范”目标,全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建设一流师范作为中心任务,做好学科统筹发展,在服务社会发展、推动教育现代化中推进内涵充实、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以上数据截至2025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