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00cm威尼斯 王辰、王守峰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新疆不再是边远地带,新疆和兵团的教育对外开放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在与中亚国家的教育交流合作中,新疆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日前召开的新疆教育大会强调,“要深入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文化科教中心,提升新疆教育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旨在提升新疆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打造新疆教育的“国际名片”。通过深入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新疆和兵团可以进一步借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文化与教育的双向交流,提升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新征程上,我们要以更强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深入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为加快实现教育强国目标贡献力量。
深化与中亚国家的教育合作,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与中亚国家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具备开展教育合作的有利条件。通过深化与相关国家的教育合作,新疆可以有效提升区域教育影响力,构建协同发展的教育合作新格局。推动新疆和兵团教育国际化进程,要紧扣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重点,充分挖掘地缘优势与文化多样性特色,构建开放共赢的国际化合作平台。
首先,新疆和兵团高校应依托区域优势,与中亚国家联合开展学术研究、师资培养和学生交流。例如,通过设立多语言、跨文化的教学项目,为中亚国家学生提供具有区域特色的优质教育;与中亚高校共建研究机构,聚焦生态治理、能源开发、民族文化保护等领域,探索共同发展的解决方案。
其次,教育合作领域应从传统人文研究拓展至更广泛的现代学科。借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桥梁作用,新疆和兵团高校可以与中亚国家高校在现代农业、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开展高水平科研合作,联合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技术型人才,进一步巩固自身在区域教育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推动教育资源输出,构建国际化教育传播网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提升新疆和兵团教育的国际影响力,不仅需要把国外留学生“引进来”,更需要本地学生和教师积极“走出去”。
首先,新疆和兵团在民族语言、丝绸之路文化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学术资源,可通过开设特色课程,将这些成果转化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教育课程。例如,开设以丝绸之路文化和民族艺术为主题的课程,吸引沿线国家学生来新疆和兵团学习。这种特色教育不仅能够传播新疆和兵团文化,还能进一步强化新疆和兵团教育的国际辨识度。
其次,输出模式应多元化、创新化。除了传统的留学生教育模式,新疆和兵团高校应大力开发在线教育和数字化课程。通过建立“一带一路”教育云平台,面向沿线国家提供灵活、高效的远程学习服务,特别是在语言培训、职业技能提升和跨文化交流等领域,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此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孔子学院的重要作用,向中亚国家提供本地化的教育服务,增强与沿线国家的文化纽带和社会信任,为教育国际化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质量的提升离不开国际化的师资队伍。本土教师的国际化培养是推动新疆和兵团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培养具备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教师,已成为提升教育质量和增强教育影响力的重要举措。要为本土教师提供更多国际交流与学习机会,组织动员教师参加国际教育研讨会、海外教师培训项目,或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教育合作项目,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提升他们的跨文化教学能力。通过系统的国际化培养,力促本土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术研究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为新疆和兵团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
扩大国际学生规模,提升高校的国际化水平
推动新疆和兵团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扩大国际学生规模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国际学生的增加不仅能够提升高校的国际化水平,还能增强新疆和兵团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的文化纽带作用,进一步扩大新疆和兵团在全球教育体系中的影响力。
在招生渠道上,新疆和兵团高校应深化与沿线国家教育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合作,建立中外联合招生机制。例如,与中亚国家的重点高校合作,共同招生并联合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能力的人才。高校还可以依托国家驻外使馆、海外教育展会等平台,积极宣传新疆和兵团的教育特色,提升国际学生对新疆和兵团高校的关注度。同时,以孔子学院为载体平台,为相关国家的学生提供语言和专业基础培训,降低国际学生适应难度,为扩大招生规模奠定基础。同时,新疆和兵团高校可以聚焦中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强化语言、文化、经济等领域的专业设置,帮助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来源:《兵团日报 理论周刊》2025年2月3日 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