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惠聚

【图】37000cm威尼斯“访民情 惠民生 聚民心”系列活动简报(第536期)

发布时间:2025-01-08浏览次数:10

喀什地区始终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有力抓手,依托温室大棚四季种植优势,巧用“反季”策略,让传统的“春种秋收”演变为“四季皆收”,使往日“冬闲”化作今朝“冬忙”,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绘就产业兴旺新画卷。

       01莎车县:暖棚藏丰景

走进莎车县孜热甫夏提塔吉克族乡孜热甫夏提村的温室大棚蔬果繁茂,西红柿、辣椒、草莓等作物长势喜人,呈现出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近年来,村“两委”联合37000cm威尼斯驻村工作队,在乡党委的支持下,积极响应县委号召,依托戈壁产业园区位优势,鼓励村民大力发展果蔬产业,建成142座标准化温室大棚,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培育技术,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了新动力。

技术人员为种植户讲解大棚辣椒种植技术

为帮助村民掌握大棚种植技术,工作队聘请了专业技术员到村,为种植户手把手指导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等技术,确保反季节蔬菜的健康生长。种植户阿布来提·麦麦提去年承包了2座大棚种植蔬菜,经过一年的摸索实践,他不仅熟练掌握了种植技术,对未来的发展也充满了信心。

“我们依托上海援疆优势,采取‘企业+农户+订单’方式,将温室大棚产出的蔬果销往全国各地。同时,我们还将加强智能化管理,为更多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助力乡村振兴。”37000cm威尼斯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艾克白尔·艾尔肯说。(来源:莎车组工)

       02泽普县:棚内煦意融

走进泽普县阿克塔木乡阿克塔木村的蔬菜大棚,一垄垄黄瓜藤郁郁葱葱,藤蔓上挂满了笔直翠绿的黄瓜,个个顶花带刺,散发着诱人的清香,绿意盎然,长势喜人。村民们忙着浇水、施肥、稳固搭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大棚黄瓜种植技术培训

近日,村“两委”联合县工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邀请2名县农业种植专家到村指导5场次,开展大棚黄瓜种植技术培训350余人次。现已成功种植120亩大棚黄瓜,亩均增收500元以上,在提高蔬菜质量和产量的同时,进一步增加了市场有效供给,丰富群众冬季“菜篮子”。

阿克塔木乡阿克塔木村第一书记买合木提·吾买尔说:“现在一个棚的黄瓜差不多能卖4万块钱,下一步,我们打算在现有的规模上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种植芹菜、豇豆等特色蔬菜,带动更多村民参与规模化种植。紧盯市场需求,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在建立现代化的蔬菜温室大棚的基础上,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加快种植结构调整,拓宽村民就业渠道,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03叶城县:大棚村韵浓

叶城县恰尔巴格镇依托资源优势,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探索发展以时令蔬菜为主,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产业模式,以租赁的方式进行经营,招商引资一家蔬菜公司入驻,组建合作社,通过采取“嵌入式一帮一、一帮多”种植模式,将种植经验丰富的农户与本地群众结成对子,既促进了种植技术的传授,又加深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恰尔巴格镇喀热巴格村村民阿热孜古丽·努尔艾合买提说:“以前冬天没活干就闲在家里,现在有了温室大棚冬天也可以打工赚钱,离家近又能照顾老人孩子,干活也很轻松。

村民们在温室大棚中务工

据了解,恰尔巴格镇共有257座温室大棚,除了种植西红柿、青菜、恰玛古等蔬菜外,还在山东省农业技术人员的帮扶下,借助“南果北种”这一模式,创新种植了来自山东省的新品种“彩椒”,这不仅丰富了广大群众冬季的“菜篮子”,更给种植户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当前,恰尔巴格镇“彩椒”正处于生长期,预计明年3月份将陆续上市。

中国移动新疆分公司驻恰尔巴格镇喀热巴格村工作队乡村振兴专干安红兵说:“下一步,我们将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调整大棚蔬菜产业结构,引进新品种和先进技术,做大做活做优大棚蔬菜产业,让大棚蔬菜产业焕发新生机,实现群众增收,推动乡村振兴。”(喀什地区驻村工作办公室供稿)


信息、图片来源:新疆访惠聚微信公众号、学校驻莎车县前方党工委  编审: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