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要闻

增强科研实力,聚焦立德树人,服务国家战略 ——2022年度高质量育人发展成果纵览 (科学研究篇)

发布时间:2022-12-22浏览次数:1168

2022年,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学院、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科学研究工作紧紧围绕国家及自治区重大战略需求,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力科研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促进基础研究创新发展与应用研究紧密融合,不断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取得了不少优异成绩,实现了多项历史性突破。

2022年,由我校教师主持或参与的4项科技成果荣获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其中,季荣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新疆草原蝗虫暴发机理及监测预警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喜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实现了我校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零的突破”。该成果首次提出了“中亚昆虫迁飞场”理论,系统深入揭示了新疆草原蝗虫暴发机理,首次划分了新疆草原优势蝗虫宜生区和预警等级,研发的蝗虫地面数据采集系统和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在全疆推广应用,提高了蝗灾监测准确率和时效性,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在新疆草原蝗灾监测预警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等方面成绩突出。

季荣教授团队研究成果“新疆草原蝗虫暴发机理及监测预警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22年,我校教师25项学术成果荣获自治区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奖,总数位列全疆首位。其中,程良宏教授的论文《从知识教学到文化实践:深度教学走向深入的视域演进》获自治区第十三届哲学社会学奖一等奖,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教育学》《教育学文摘》及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在近两年时间被引用频次达到50余次,下载频次近2100多次。同时引发国内学术界从文化实践的视域理解深度教学理论,从而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

程良宏教授所作论文《从知识教学到文化实践:深度教学走向深入的视域演进》获自治区第十三届哲学社会学奖一等奖

王平教授的论文《清代新疆博克达山官方祭祀与王朝秩序》获自治区第十三届哲学社会学奖一等奖,论文突破传统“叙事”型研究,提出“博克达山的神圣性有着多重来源,官方祭祀背后,是清朝在进行多元性质统治的同时,从价值观及仪式方面建立一体化秩序的努力”,透过清代文化活动表象探究其政治意涵,关注国家构建与民族认同,发表后引起学界广泛关注与普遍好评。

王平教授所作论文《清代新疆博克达山官方祭祀与王朝秩序》获自治区第十三届哲学社会学奖一等奖

除上述获奖成果,2022年我校共立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57项,课题资助总经费较2021年增长2111万元,创造了学校历史新高。其中各级社科类基金项目立项数均居全疆高校前列,各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实现较大突破2022年,我校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数2021年增长28.3%,成果要报获批数量较2021年增长16.7%,其他各类成果质量与数量均较往年有大幅提升。

2022年,学校充分发挥高校智库服务社会功能,通过文化润疆研究院、涉疆问题研究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新疆宗教研究中心等高端研究平台,集结研究团队,聚焦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以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多次赴天山南北、城市乡村进行调查研究。一年来,我校多个研究团队开展的文化润疆系列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项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项目、红色历史保护与传承项目等,均取得阶段性成果,一些委托项目已实现有效的成果转化,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2022年6月,我校还成功举办了第十九届新疆社科届学术年会“文化润疆”学术专场暨首届“文化润疆”高端论坛,10月,成功举办新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两次会议大家云集、成果丰硕,多家主流媒体都进行了详细报道。

2022年,为不断激发我校师生的科研工作热情和科技创新活力,学校进一步优化了科研管理工作机制、完善了科研服务体系、出台了科研激励政策。对《37000cm威尼斯纵向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37000cm威尼斯纵向科研项目间接费用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出台了《37000cm威尼斯“包干制”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办法》《37000cm威尼斯智库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等管理文件。针对教师们反映的“报账难”问题,科研处、计财处等部门联合组织了多次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与使用培训会。为加强科研诚信全员教育,推动建设我校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科研处专门举办了“科研诚信与学术不端”专题讲座。营造更加浓厚的学术氛围,学校于今年10月启动了第二届“学术月”活动,活动期间全校共举办各类学术活动285场,近2万人次参与其中,活动场次和参与人次均较2021年度翻了一番。

2022年,我校科研工作的绚烂华章令人难忘,值得纪念。立足新起点、展望2023年,学校将以创新发展为引领,以提升学术原创能力为主线,以加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为支撑,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在产出高质量标志性成果、建设优秀科研团队、开展有组织科研、强化科研管理服务能力等方面持续用力。相信我校科研工作在新的一年里一定能再攀高峰、再开新局、再创辉煌!

信息、图片来源:科研处  视频来源:宣传部  编审:宣传部